目前跨境电商平台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对卖家而言,可选择的余地还是很大的,相对于国内电商发展形势来看,在不久的未来里,跨境电商的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当前有不少跨境电商方面的知名平台,亚马逊、eBay、Wish、shopee、速卖通等大家都已耳熟能详,业内知名的跨境电商公司也很多。刚开始从选择平台入手,这些主流平台都有各自的优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还有自身的条件去选择一个最合适自己的平台运营。
介绍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分为企业对企业(即B2B)和企业对消费者(即B2C)的贸易模式。
B2B模式下,企业运用电子商务以广告和信息发布为主,成交和通关流程基本**下完成,本质上仍属传统贸易,已纳入海关一般贸易统计。
B2C模式下,我国企业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以销售个人消费品为主,物流方面主要采用航空小包、邮寄、快递等方式,其报关主体是邮政或快递公司,2019年大多未纳入海关登记。
跨境电商属于外贸和互联网结合的行业,其本质还是属于外贸,但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就变成了既让传统外贸的人不适应,也让做互联网的人更加陌生。
总体上来说,跨境电商还是比较难做的,或者说,无论哪个行业,发展到比较完善的阶段,都进入红海期,不可能太容易。2013年之前的跨境电商属于外贸批发的黄金年代;2014年之后,跨境电商进入了平台卖家时代,ebay,亚马逊,wish,速卖通等平台开始崛起;2017、2018年,各大跨境电商平台逐渐正规化;特别是2018年开始,平台的规则审核越来越正规化,跨境电商也在茁壮的成长。2018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9.1万亿元,用户规模超1亿人,预计2019年将达到10.8万亿元,预计这一增长趋势将继续保持。
总体上来说,个人认为近两年还是适合入跨境电商的。**商品产能过剩,需要更广阔的市场;而我国的产品因为成本低,还是有比较大的竞争力的;同时跨境电商平台还在上升期,远远没有达到一个饱和的状态。
“从来没见过这么着急出台的政策。”李响说。由于新政出台时间紧急,没有给各个电商平台留出足够的过渡期,对跨境电商现有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新税改革前夜公布白名单,前台后端好多数据都要进行修改,此前进行的备货也可能会产生较大损失。”
2016年2月开始,包括蜜芽、小红书、聚美优品等在内的多家跨境电商国际贸易部门相继接到了海关方面的初步沟通,确认将从4月起对跨境电商征税。
3月24日,相关三部委发布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税制。此时,人们关心的重点是征税后,商品价格的上涨对消费者的影响,各个电商平台还专门成立了应对小组,讨论涨价部分是由电商平台承担,还是与消费者按比例分担。
然而,4月7日晚,距离“新政”出台前几个小时,财政部在**网站上挂出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正面清单)。这一批正面清单包括了1142个8位税号商品,涵盖了部分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以及部分化妆品、纸尿裤、儿童玩具、保温杯等商品。但多款热销的产品,包括液态奶、生鲜、***等都未被包含在内。
政策来得太突然,各个电商平台一下子感觉到有点儿懵。跨境电商忧心忡忡,一家化妆品电商平台的副总裁何聪在朋友圈调侃写道:2011年做电商,2016年,卒。
“不让卖”成为当时人们讨论的重点。作为**公关负责人的李响,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部门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一周之后,4月15日深夜,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13个部门共同发布了第二批正面清单,此次新增了151个税号产品,并对此前备注模糊的“医疗器械相关产品”、“保健食品相关产品”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关产品”进行了解释。
第二批正面清单出台后,何聪删去了之前的那条朋友圈,对新政开始抱有乐观的态度,等待着**进一步调整。
很快,何聪就发现自己过于乐观了。第二批正面清单出台后,政策调整似乎暂时停止了。李响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对方的回复是:舆论反应的问题不都解决了吗?
“征税、清单都不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按照一般贸易进口要求,我们的货根本进不了关。”李响说,公司的仓库库存一般控制在一个月内,所以到5月中旬,公司就要面临大规模断货。
近两年来,基于政策和人口红利,跨境电商进入了井喷式发展,蜜芽、洋码头、小红书等跨境电商在近两年都完成多轮融资,相继踏入独角兽俱乐部。而天猫、京东、聚美优品等电商巨头也在积极布局全球购业务。
据海关统计,2015年,7个试点城市跨境电商合计进口155亿元**币,是2014年的14.5倍。而2015年**消费者在境外消费1.2万亿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43%。按照**,跨境电商将成为**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然而,实际情况的发展却与**产生了重大的偏差。
李响表示,对于跨境电商而言,真正的危机隐藏在对4月8日后发运商品的监管要求中。
按照新政规定,4月8日以后发运的商品,必须按照一般贸易要求提供通关单,化妆品、***等商品还须在食*总局注册备案。
作为关键的“通关单”,也就是入境货物通关单,是指**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对列入《检验检疫法检目录》,以及虽未列入《检验检疫法检目录》但**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明确需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境货物及特殊物品等签发的进口货物收货人或其**人已办理报验手续的证明文书。
涉及法检的货物(监管条件下监管代码为A的),需要向国检部门报检,填报《入境货物报检单》。以化妆品为例,需要提供原产地证、合同、发票、装箱单、提(运)单、进口化妆品标签检验相关资料(化妆品中文标签样张和外文原标签及翻译件及化妆品成分配比等)、**食品*品监督管理局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备案证书)、报检委托书等十多项外贸单证。
完成报检后,国检部门出具通关单(无纸化通关后,出具的是通关单号),再向海关进行报关。在海关通关系统录制报关单的时候,涉及法检的货物如果没有通关单,会退单(申报不通过)。
2015年版本《检验检疫法检目录》中,进境需要法检的类目有4562个,而跨境进口电商两批清单1293个类目中,99%以上需要法检,出具通关单。
李响指出,跨境电商在实际通关中会遭遇两个比较大的困难。
首先,原来跨境电商入境,也有城市口岸需要提交通关单,但是基本上提供的随附单据都以装箱清单、合同、发票、提单等单据为主。而一般贸易中各类目需要提交的随附单据,由于目前跨境电商一个重要的进货途径是“扫货”模式,也就是直接在海外的商场、店铺内以当地消费者的价格进行大量购买,对于扫货模式获得的商品,很难提供原产地证明等外卖单证。
“如果,我们能够拿到一般贸易通关单,那我们直接就从事一般贸易,而不做跨境电商了。”李响说,根据相关的政策,一般贸易进口的商品多是按照重量收税,但是跨境电商涉及的货品,则需要按照数量和单价收税,远高于一般贸易的税收。
其次,一般贸易备案周期太长,以***为例,目前在食*监总局备案查询的不过700多个,而新品申请时间长达1~2年,显然不利于讲究时效竞争的电商模式。而为了降低库存风险,以往跨境电商采购通常使用多批次少量的采购方式,但现在,***每个SKU备案费用在50万~100万,让电商平台感到力不从心。
各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综试区”)的统计显示,从4月8日新政实施到4月15日,进口单量出现**波锐减,郑州、深圳、宁波、杭州等综试区进口单量分别比新政前下降70%、61%、62%、65%。
4月15日之后,随着海关总署允许4月8日前发运的商品按原有通关程序进口,各综试区进口单量有所回升,郑州、深圳、宁波、杭州等综试区进口单量分别回到新政前的55%、62%、65%、71%。
“进口单量虽然远未恢复到新政前水平,但进口税收开始有大幅提升,使有关部门误认为新政负面影响正在消除。”李响说,进口单量回升是基于跨境电商销售库存商品,一些电商担心政策变化,甚至出台促销措施,抓紧清理库存。而由于各地海关、质检严格执行新规,4月8日以后发运的商品,除纸尿裤、枕头、水杯、奶瓶等少数非法检商品还能进口外,超过95%以上的商品已经不能进口,大量货柜开始积压在码头、空港。
进口减少,直接影响了各个保税区,部分综试区开始裁员。以郑州综试区为例,区内电商企业一线员工从新政前的**6000人急剧减少到700人左右,大企业包装线从4条减少到1条,小企业基本停工待业,配套的快递、仓储、运输工人处于半歇业状态。
电商平台、保税区、仓配等跨境电商的各个环节都感受到了生*存亡的压力。这个压力也让这些平时在各个环节互相竞争的对手们联合起来。4月中旬,以聚美优品、蜜芽宝贝、小红书等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以郑州保税区为代表的保税区,菜鸟物流都派出了高层甚至是创始人参加在香格里拉召开的一次闭门会议。
各个从业者的态度不一,一些人主张更激进地与部委沟通,也有一些人的态度相对保守。“我们都很快发现吃不消了。”李响说。
情势仍不明朗,各电商平台也在寻求积极自救。直邮是一条出路,但境外仓的租金也开始上涨,****(保税)仓的已经涨价30%~50%。一部分跨境电商平台开始尝试转型,走高端旅游的路线。但对于一些已经过了独角兽级别的企业而言,短时间就要完成转型,谈何容易。
“我能想到的结局就是大规模裁员。”李响说,人们仍对政策调整抱有一丝希望,希望政策还能调整。
“不论是转型,还是相关部委应该明确跨境电商B2C平台在行业内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希望能至少给我们一年的缓冲期。”一家在新政前刚刚获得C轮融资的跨境电商平台的相关负责人林琳说。
据说,这家电商因为新政的影响,估值在一个月内就已经腰斩,投资人也深感无奈。
(注:文中李响、何聪、林琳均应要求为化名。) 原文刊登于《财经天下》周刊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
1、跨境电商的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5G 时代的到来,移动购物越来越方便。**持续,**购买需求不断增加,全球性物流**的持续构建,让跨境电商处于迅猛发展阶段,交易规模日益扩大。
同时**经济回暖,供应链能力基本恢复,大批传统企业将目光瞄准跨境电商的新契机,在这个节点掌握了供货能力。
2、跨境电商市场规模
在2013年“****”倡议提出后,跨境电商交易规模逐年快速增长。7年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也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高增长水平。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增长了31.1%,其中出口1.12万亿元,增长40.1%,进口0.57万亿元,增长16.5%。
受**影响,线上购物需求急剧增加。相关数据显示,到2021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4.5亿美元
2020的**不但没有延缓跨境电商市场的增长,反而将跨境电商市场逆推成了**进出口的重要力量。
从增速上看,跨境电商市场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当前全球零售电商渗透率仅在20%左右,用户消费需求正迅速地由线下向线上转移。
3、**政策对跨境电商的支持
从2005年以来,我国对跨境电商行业的支持政策多达53项,而且还将持续进行下去。无论是试点城市的不断增设,还是优化流程和降低税费,都表明了我国对跨境电商的一贯支持及鼓励。
像热门的海南自贸港,与之直接相关的建设总案制度政策是“贸易自由便利化”和“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化”,方便你货物保税存储、跨境发运、收付款。
政F方面做的下一步努力:自贸港制度规则完备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海港离岛免税补购,也是进口跨境电商领域一波红利。
4、总结
2021年的跨境市场仍然潜力十足,但美好宏观的背后,是零散个人卖家不断的优胜劣汰。泛品模式的增长已经达到瓶颈,但依然具备利润空间。独立站是一片蓝海,可品牌化的路绝不容易。
亚马逊跨境电商不是骗人,跨境电商说白了,就是把自己的产品卖到国外市场,既然要卖货,那就离不开平台,可能很多人都会在平台选择上下功夫,比如什么平台投入少,利润还很高。其实这一点大家不用过多的思考,目前做跨境电商的主流平台就是亚马逊。你问项目可靠不可靠肯定是可靠,因为**扶持,在一个现在发展的情况你应该也比较清楚,**之后才火起来,不过确实,做亚马逊的有赚的有亏的。这个亏是怎么造成的呢?亚马逊说白了就是一个电商购物平台,不同的就是亚马逊针对全球开店,是平台都有新规则制度,不会选品、或者规章制度不懂违反了平台制度。这些都会造成不赚钱的可能,就像我虽然做了四年多了,刚开始那一年因为这些也走了很多弯路慢慢一步一步到现在,创业哪有百分百赚钱的,都多少少少有风险。只要认可项目趋势,利润,这些风险都有方式方法规避掉。投资不大,因为不需要自己囤货压货,还有一个不赚钱的原因因为自己不上心,店是给自己开的,前期需要花时间无摸索去研究,实实在在做亚马逊的没有不赚钱的,都能拿到结果。成为亚马逊大佬,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积累,如果你就是每天花一两个小时打理运营的话,想要达到对基本操作非常熟悉,知道选品运营的重点,思路,以及广告的投放至少几个月的时间。如果你是**的话,那就还说了,基本半个月就可以独立操作了,但只是会操作,达到熟练需要长期去积累,这不用我多说,大家应该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