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asso,读音:英[pɪˈkæsəʊ],美[pɪˈkɑsoʊ]。
巴勃罗·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之一。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毕加索代表作品有《格尔尼卡》、《和平鸽》、《亚维农的少女》、《生命》等。
毕加索的画作特点
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后来画风是以拼贴手法实现的立体主义。总的来说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是他的**特点。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
毕加索(Picasso)全名是:巴勃罗·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纳波穆西诺·玛莉亚·狄·洛斯·雷梅迪奥斯·西普里亚诺·狄·拉·圣地西玛·特里尼达·路易斯·毕加索。毕加索的家庭背景及姓名由来:毕加索于1881年出生在西班牙,据说96%的西班牙人都信奉天主教。
在父母的信仰影响下,出生后的毕加索接受了传统洗礼。
受洗后的毕加索有了一个非常长的名字,为巴勃罗·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拉·胡安·内波米切诺·玛丽亚·德·洛斯·雷梅迪奥斯·西普里亚诺·德拉·桑迪西玛·特立尼达·鲁伊斯·毕加索。按照西班牙的传统,鲁伊兹·毕加索分别为其父亲和母亲的收录姓氏。他出生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的马拉加市,是唐·何塞·鲁伊斯·布拉斯科和玛丽亚·毕加索的**个孩子。毕加索虽然为天主**洗礼,但后来成为无神论者。
毕加索\”Picasso\”的姓氏来自意大利西北部沿海地区利古里亚;它的首都是热那亚。有一位画家MatteoPicasso(1794-1879)也是来自这个地区,出生于热那亚的雷科,他是一位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肖像画家,尽管研究尚未确定他和毕加索的血统与祖先的血统有关。
巴勃罗·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
毕加索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他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它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扩展资料:
毕加索的作品风格:
1,空间色彩
他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
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
2,立体主义
1908年,在巴黎秋季沙龙的展览上,当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那些风格新奇独特的作品时,不由得惊叹道:“这不过是一些立方体呀!”同年,评论家沃塞尔在《吉尔·布拉斯》杂志上,借马蒂斯的这一说法,对布拉克展于卡思维勒画廊的作品评论说:“布拉克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他首先采用了“立体主义”这个字眼。后来,作为对毕加索和布拉克所创的画风及画派的指称,“立体主义”(Cubi**)的名字便约定俗成了。
主要作品:
1,《亚威农少女》
毕加索作,1907年,油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亚威农少女》。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亚威农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
2,《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
这幅《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费解的是,恰是在这种分解形象和舍弃色彩的极端抽象变形的描绘中,毕加索始终不肯放弃对于模特儿的参照。
Picasso: [pɪˈkæsəʊ]
n.毕加索
例句:
1.Like Picasso, she too had a blue period.
和毕加索一样,她也有过一段消沉时期。
2.He is a great admirer of Picasso\’s early paintings.
他十分赞赏毕加索的早期画作。
3.Picasso also executed several landscapes at Horta de San Juan.
毕加索还在奥尔塔─德圣胡安画了几幅风景画。
4.Have you seen the Picasso exhibition?
你看过毕加索的画展吗?
5.It\’s doubtful if this painting is a Picasso.
这未必就是毕加索的画。
6.Is the painting a genuine Picasso?
这幅画是毕加索的真迹吗?
7.The most valuable item on show will be a Picasso drawing
展览会上最贵重的展品是毕加索的一幅素描。